《五八劫》 (一) 前言和序
〖读者“冷热”推荐:我很少在网上交游,知道我信箱的人也不多。有一天,我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一批文章,嘱我在网上把它们发表了。
这就是我提交给《华夏文摘》的以两篇文章作序开始的《五八劫》。这是一本书,记录的是一九五八年春在四川省一些中学里展开的针对大部分未成年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大略翻了一下,书里涉及的事件我不熟悉,作者里面也没有一个我认识的熟人或朋友,各篇文章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是能看出来,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
这本讲真话的书无法在国内出版,《华夏文摘》如果能让它们曝光出来,对于这批受害者无疑是个巨大的安慰。除了在文体上重新做了编排以便使每天的刊载有个连贯之外,对原文字句和标点不做任何更动。〗
《五八劫》前言:致1958年社教运动亲历者书
公元一九五八年春,挟“反右”运动之余威,一场针对大部份未成年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首先在1958级应届高中生中(含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开展起来,并波及1959级、1960级直至1979年在校的高中生。它开创了迫害未成年学子历史之先河,滥觞所及,直至“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是我泱泱中华自有学堂形式以来,上溯春秋秦汉,下探满清民国,都未曾有过的针对大多数未成年学子的政治迫害运动。
被称为“祖国花朵”的莘莘学子,在暴政的严冬下,尚未开放就凋零了。这些被定为三类,特别是四类(政治不及格)的学生,被视为异类,打入社会的底层,从此开始了他们人生的苦难历程。
这批人中,为保持人的起码尊严愤而自尽者有之;为活命被迫丧失人的尊严,沿街乞讨者有之;以“思想反动”而关进黑牢10余年至今仍穷困潦倒者有之……当然,极少数咬着牙在石缝中挣扎生存下来,且在晚年成名成家者亦有之。
虽然按当时动员号召大家鸣放时讲:“这次运动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改造运动,不进行反右斗争”;然而实际执行的却是让这些三、四类学生,成为不戴帽子的“右派”、“坏份子”、“反革命”。
于是,这批所谓三类特别是四类学生却几乎享受了“地、富、反、坏、右”的一切待遇,唯一不同的是因为未宣布“戴帽子”,而无权享受拨乱反正后所本应得到平反昭雪。
于是,这段曾经发生在号称人民共和国内,饱含当年未成年学子,及其受株连亲属在内的血泪史,被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这种集体失忆使得当我向50岁以下的人们讲述时,竟然被视为天方夜谭。而时间仅过了48年,经历这段历史的人大都尚在。
但时间毕竟过去了48年,这些当年的学子,如今绝大部份已是65岁以上的老人。至于发动和领导这场运动的人恐怕就更老了。
回首往昔,欲哭无泪!
难道真要让这一段和着血泪的痛史,被掩盖和伪造吗?难道如实地记录这段历史就是“纠缠过去,不向前看”吗?不!我们认为还不能这样来对待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希望:1958年社教运动的亲历者;无论你当时是领导“运动”的官员、老师;抑或是被诱导毒害成为“运动”的受益者,都能本着人类起码的良知,勇敢地站出来说明那场运动的真相。
我们尤其希望那场“运动”中受到伤害的同学站出来,勇敢地揭露和控诉那场“运动”给你带来的种种不幸。
2007年10月26日在大慈寺路